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引进龙头企业建香菇种植基地,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
四川在线消息(记者 姜明 王云 余如波 何勤华发自冕宁)2月15日中午,本网新春走基层采访组来到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时,正好碰到在香菇种植基地打扫卫生的邱木木呷。今年初,60岁的邱木木呷进入香菇种植基地工作,每天有150元收入,这让他很满意。
鲁坝村位于凉山州北大门,1384位村民均为彝族。2014年,鲁坝村根据自身地理条件,从成都引进龙头企业,建立香菇种植基地,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640元跃升至2018年的10300元。一个高寒山区贫困村的面貌,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因地制宜河滩地辟出5000亩园区
5年前,香菇种植基地一带还是荒芜贫瘠的河滩地,只能种植马铃薯、荞麦、玉米等农作物,即使算上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,2014年鲁坝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640元,脱贫成为燃眉之急。
转机很快出现。当时,来自成都的食用菌生产老板张守武,正在冕宁周边寻访合适的香菇种植基地,拖乌乡相关负责人得知后主动联系,力邀其到当地考察。
“说实话,首先打动我的是他们诚恳的态度,有着一心想要改变贫困面貌的激情。”2月16日,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,冕宁万树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守武坦诚地说,当时觉得起码应该去看一看,至于是否要把基地建在那里,心里并没多少把握。
结果出人意料,鲁坝村海拔较高、气温较低等“劣势”,竟全部成为香菇种植的有利条件。张守武介绍,香菇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℃-27℃,鲁坝村夏季平均气温恰好在这一区间;当地昼夜温差达10℃,在夜间有助于抑制香菇开伞,形成更加丰富的肉质和良好的口感。经过两年试点,2016年8月,张守武正式投资建设香菇种植基地。
拖乌乡党委书记胡华清介绍,香菇种植基地核心园区规划面积达5000亩,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3000亩,其中1200亩已建成板房、大棚和各类生产基础设施。站在高处眺望,香菇种植基地内的养菌房、出菌棚鳞次栉比,而主厂房建设也在加紧进行。
三种途径香菇产业带来真金白银
从空中俯瞰,鲁坝村所在的这片山坳,恰好被国道108线分成两部分:一边是红顶白墙的村民聚居区,一边是以蓝灰色为主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、厂房等。
镜头拉近,尽管目前并非香菇生长期,香菇种植基地内却依然一派忙碌景象。在一间厂房内,几位村民分工合作,利用机器将木屑、麦麸等装入特制塑料袋,然后将其捆扎成一个个圆柱形的菌袋。经过高温消毒、养菌等过程,这些菌袋6月就会开始出菇。
走进基地内的出菌棚,近两米高的铁架上摆满了出菇后的废弃菌袋。
每个菌袋可出产鲜菇近1公斤,扣除成本,净利润可达六七元。
小小香菇,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,而且也让鲁坝村村民受益。张守武说,香菇种植基地每天通常需要70-120名工人,他们大多是鲁坝村贫困村民。
村民从香菇基地获取收入的途径有3种:土地流转、带资入股以及在基地内劳动所得。村民安呷伍呷莫流转了1亩多地,每年可获得两三百元的土地流转租金。她还将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入股企业,每年可分红1500元。同时,安呷伍呷莫在香菇种植基地打工,一年最多可挣2万元。“这么多钱,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
融合发展探索彝乡更多致富门路
在香菇产业的带动下,鲁坝村人均纯收入年年增长,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无到有,2018年达到18万元。
在鲁坝村“安家落户”后,香菇种植基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2018年1月,当地遭遇严重暴风雪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900万元。张守武很快总结经验教训,按照抵御百年一遇的雪灾、8级大风、9度地震烈度的标准,展开基地重建工作。
今年恢复建设完成后,全年产值预计将突破4000万元。“我们以边产边建模式运营,2020年产值有望突破1.2亿元。”张守武预计,届时基地将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,不仅能覆盖拖乌乡所有贫困户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周边乡镇群众就业问题。
鲁坝村出产的香菇,已注册为“彝乡菇”品牌,目前在成都市场销售供不应求,与深圳方面的合作也正在接洽。
除了香菇,今年当地还将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科研中心,试种银耳、灵芝、羊肚菌等,探索更多适宜当地的菌种。胡华清还盘算着完善产业链,推动鲁坝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“一方面开展香菇深加工,另一方面利用鲁坝村地理条件,打造针对成都市场的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,为村民探索更多致富门路。”